Sunday, 26 March 2017 00:10

在上帝的眼中,他是独一无二的 程志贤弟兄生命见证分享 作者:刘丽红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立比书四:十三)

他说一句话要花三十秒,他穿一双袜子要花一个小时,他每天练唱二小时可能只唱会一句,他唱完一首歌早已汗流浃背。

成长于台湾云林西螺镇的程志贤,出生时原本与一般的孩子无异,可是当他渐渐长大的时候,程妈妈观察他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却并不像其他一般正常的孩子,所以便赶紧带着儿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详细的检查和解释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是一个重度脑性麻痹患者。因为重度脑性麻痹会影响患者的语言以及肢体活动的能力,所以志贤不但说话不清楚,容易紧张结巴,平常讲一句说话也很困难和吃力。他的肢体也随着日渐长大而越来越僵硬,走路也严重的颠簸晃动。

志贤开始入学时,因身体的障碍,使他的行动不方便,动作不灵活,需耍特别的照顾。所以程妈妈万不得已,只好亲自天天带着儿子上学、放学。在学校上课时,她要在课堂里,坐在志贤的身旁,陪着他读书,替他翻课本;午饭时给他喂饭、带他上厕所等等。六年后,志贤在国小毕业的时候,校长颁发了一张毕业证书给他,同时也颁一张毕业证书给程妈妈,庆贺她也毕业了!

无奈志贤在小学毕业后却不能再继续上国中了,因为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收容他。心疼孩子的程妈妈便到处为他找学校,终于找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愿意接纳有身体障碍的孩子。可是程志贤仍然不能入学,为什么呢?因为他无法生活自理,甚至连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吃饭、洗澡、换穿衣服和上厕所等,他都不会。

程妈妈只好下定决心,在家里开始慢慢地训练志贤的本能。她用一个不会摔破的碗,一次又一次让他打翻到地上,然后再捡起来,反覆地训练志贤运用他的双手,做一些不同的动作。程妈妈又让他穿上爸爸的衣服,使他能够从可以穿上很宽大的衣服开始,练习自己穿衣服、换衣服的能力。终于四年过去了之后,程志贤一一学会了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也就能如愿进入那所特殊学校念书。

罹患脑性麻痹的程志贤,从小便因为说话不清楚及肢体的严重不受控制,常被邻居的孩子们和同学们耻笑他是个「智障」、「傻子」、「呆瓜」等,造成了他有严重的自卑感。心中常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仿佛多一个自己或少一个自己好像都无所谓。况且在那人生路上,尽管自己多么努力,多么想改变自己,都好像无能为力,不能填补自己心中所缺少了的那一块拼图。这个埋藏在志贤心底里的疑惑,一直深深地困扰着他。

直到程志贤认识了主耶稣,在基督信仰中,他发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原来过去的自我否定是错误的,即使自己在别人眼中,可能仍是一个多余的人。但在上帝的眼里,自己却是那独一无二的宝贝!因为他知道:「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四:十三)

十八岁才就读「仁爱实验学校」国中部的程志贤,在上国中三年级那年,遇上了他歌唱生涯中重要的人物。因为当时学校来了一位新的音乐老师—廖连喜老师,廖老师启发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在学校期末的音乐科考试时,廖老师聆听志贤所唱的「烧肉粽」一曲。当志贤在曲终时加上了高八度的三个字「烧~肉~粽」后,老师楞了一下。最后在下课时,志贤正要离开教室,老师便对他说:「明天早上到合唱团报到吧!」

廖老师鼓励他参加合唱团,是要发掘志贤歌唱的恩赐和培养他对唱歌的兴趣,借此加强他对自己的信心。志贤成为了第一个加入合唱团的患脑性麻痹症的学生。从此志贤爱上了歌唱,虽然受到身体障碍的限制,练习唱一首歌需要半年,但是他仍然愿意每天必须花很多时间来练唱。因为他除了要控制身体不自主的晃动,还要控制口腔肌肉来加强声音的稳定度。

后来,他成为台湾第一位脑性麻痹歌手。自此,程志贤更加确认自己的宣教使命。他意识到原来自己可以站在台上唱歌,也能做生命教育的宣传教导工作。他加入了「混障综艺团」—一个结合各种重度残障者所组成的表演团体。他随团演唱歌曲,分享他的生命见证。由于志贤住在台湾中部云林西螺,四处的演唱,舟车劳顿,固然辛苦。生活的种种障碍,也使他受到很多不便,可是他唱得好开心!仍然努力地唱。二零一二年他成为西螺镇公所的约聘人员。

「我…我…我…我…我太…太…太…太…高兴,自…自…自…己能…能…能…能唱歌给…给…给…大家听!」虽然说话断断续续,但他却能将整首诗歌唱完。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时竟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舞台上的程志贤很吃力地一字字唱出诗歌「奇异恩典」时,但每字、每音都浑圆饱满。汗流夹背的演出,使不少现场观众感动得流泪,甚至情不自禁地站立鼓掌,台下响起一片如雷的掌声。平常说话极为吃力的志贤,此时他不但克服了脑麻障碍,站上舞台开口唱歌和分享自己的生命见证。

志贤以天籁般嗓音,透过富有情感,且深具强大渗透力、使人流泪的歌声,感动了许多人。有人潸然泪下、有人频频拭泪,甚至有人掩面痛哭。透过分享他感人的生命见证故事和他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的人!他阐述了自己如何从残缺的挫败中奋斗不懈的求存,再从表演中找到自我和自信的过程,也鼓励了不少身体残障的人。志贤鼓励他们不要让身体障碍成为光明人生的障碍,而是把困境化为动力,让自己的生命发热发光。以正确的人生观来面对天生的缺陷,以无比的勇气与超常的努力,对抗逆境与挫折,勇往直前,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荣耀颂赞归于独一真神!
 
***** ***** ***** ***** 赞美的祭坛 慈绳爱索

旧约时代的祭坛,往往是一个「提醒众人赞美」的记号。祭坛是一个圣洁的地点,虔诚的信徒可以在那里朝见上帝。创世纪二十六章记载以撒筑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就是指这类祭坛。

虽然今天的教会里没有祭坛这一样东西,不过,某些地点对我们而言,确实具有特殊的属灵意义。我们只要一回到那里,整颗心就会被挑旺,对上帝的恩慈发出由衷的赞美。

在一九○○年代初期,芝加哥警察在例行巡逻时,发现一个年轻人站在一个小型布道所面前。他光着头,闭着两眼,警方觉得其行迹可疑,以为他不是生病就是醉酒,便趋前盘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喝醉了吗?还是身体不舒服呢?」年轻人抬起头来向警察微笑道:「先生,没什么,我名叫比利‧桑戴(Billy Sunday 1862-1935,闻名全美国的长老教会奋兴布道家),从前我在这个地点蒙恩得救,后来每从这里经过,我都尽可能停下来,安静地在这里站上片刻,向上帝作一个感恩祷告。」警察恍然大悟,不便多打扰他,但很兴奋地抓住对方的手,对他说:「比利,久仰大名,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请你继续祷告吧,我有义务保护你不受别人的干扰。」

我们只要回想到从前得救的情景或追忆灵命成长的过程,总有一些地方使得我们特别怀念,在那里我们情不自禁地,谦卑地向上帝感恩。不论你在任何地方,上帝都会很乐意地见到你把自己的心当作一个「赞美的祭坛」。

二○一七年三月廿五日
 
Read 3822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