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5 April 2023 00:29

死亡面面观 杨景钊弟兄感恩见证分享

神是我坚固的保障,祂引导完全人行他的路。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 (撒母耳记下二十二:三十三至三十四)	
	「死亡」不会有事先试演,它会在电光火石之间出现,转瞬间一切便静止即成为过去。相信有很多人希望有一些统计资料,把过去曾生存在世上的数百亿人的死亡体验记录下来,好作现今的人作为参考,以致人类不会到濒死时变得手足无措。可是这全是空想,因为当一个人行将就木时,那有心情和意念去做一件他视为无意义的事呢。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的整全人生,死可以说是人生的圆满。所以,死亡的来到不是不幸(意外情形例外),而是正常生命的结束!吊诡的是,它被抗拒,它隐藏着恐惧!		
	在我个人的小书库里面有两位大学教授的作品:	
	● 香港中文大学的陈特,他写了一篇《生死徘徊十二年》谈的是他在一九九○年证实患上癌病之后的各种体验。在陈特离世前两个月左右,他的两位学生以他的文章为中心,对他作了一次访谈,其后在明报副刊以《体验死亡》为标题刊出。	
	●墨瑞● 史瓦兹是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教授。他于一九九四年被确定患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可怕无情的神经系统重症,没有方法可以医治。他在大学教书时有一位学生米奇● 艾尔邦,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探访了墨瑞,适逢他工作的公司遇上工潮,无法上班,便安排了以后的每个星期二见墨瑞,像当年上大学时一样上课,内容就是关于人生。米奇其后将之结集成书名为《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里面当然包括了人生中有关死亡的话题,即墨瑞死前三个月对死亡的观点与感受。
	他们二人岁数差不多,一个是东方而另一个是西方的学者,同时都是在离世前两三个月谈论死亡。
	人对死亡似乎都有恐惧感,根据一些心理学者的研究大概有三种因素造成:	
	●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而死亡是违反了本性。
	● 每一个人生存在世上一段日子便会累积了不少的「情」,无论是人的情或是物的情,一旦要分离,尤其是属于永久的,即从此再见不到甚至感受不到,恐惧的感觉便骤然涌上心头。	
	● 人都有一种名为「不知道恐惧」,即对「不知道」的东西都会自然地产生恐惧的心理,例如当一个人在毫无准备之下走进一间漆黑的房间,或在一张长长放榜名单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那么,当上面两位学者知道自己患上恶疾的时候与一般人会否有不同的反应呢?
	陈特:「但事情真的降临到自己身上,依然有晕眩的感觉。」
	「一切都把握不住,一切都不由自主,那是一种极为可怕的心境。整个生命似乎都凝聚不起来。」
	墨瑞:当医生详述他的病况后,他虚弱地坐进座驾的座位时,仿佛陷入无底洞中。 	
	「有时候我早上醒来会哭过不停,为自己而伤心,有些早上我则是既愤怒又不甘。但这种情况不会很久,我会起身,说:『我要活下去。』」
	其实,人只是人,所以,无论人如何睿智、勇猛、群臣俯伏,在死亡面前必定伏首称臣,无人例外!如果有人问:「在你的脑海中,那一个人是你认为最重要的呢?」答案是:「自己」。但往往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大自然。
	墨瑞说:「死亡是自然的。我们对死亡大惊小怪,因为我们不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自己是人类,所以就高于自然。」人属于大自然定下的律—有生必有死。但在某程度上人超越大自然的其他一切动植物,因为人知道自己有生有死。墨瑞说:「只要我们可以彼此相爱,并记得我们有过爱的感觉,我们就虽死犹存……。死亡结束的是生命,不是关系。」而陈特亦有他的体会,他说:「一天早上散步,天气很好,阳光洒满了大地,花草树木都显得生机蓬勃,忽然觉得许久以来都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没有从整个宇宙来看问题。其实一切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不断在生,也不断在死;所有万物的生死,都不会影响整个宇宙的生生不息。」当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时,思想范围变得异常狭小。如果我们愿意将围绕在眼前的障碍物推倒之后,原来是别有洞天!
	我们有良好的视力,亦有广阔的视野,何以人类变得如此「短视近利」呢?墨瑞指出很多人都忽略了的重要元素,他说:
	● 「我们的文化让人们无法自知自适。我们受教的东西不对。而你要十分坚强,才有办法拒绝这错误文化,才能自己找到出路,创造自己的文化。」	
	● 「我们整天忙着以自我为中心,关心事业、家庭、赚钱、还贷款、买新车,我们忙着千头万绪的琐事,自己一天过一天。所以我们不习惯退后一步,冷眼旁观自己的生活,然后问一句:『人生就是这样吗?』。」	
	● 我说过:「没有人真的相信自己会死。我们大都像是在梦游,事实上没有完全体验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在半醒半睡,做着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	
	● 「人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变得丑恶。这是我们的文化所致,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就连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受威胁,因为他们担心丢掉饭碗。你若感觉受到威胁,你只会先顾自己,你开始把钱奉若神明,这都是这个文化害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可能不受现代文化的影响。而所谓文化影响,最重要的便是从认识与思维而产生各种在行为上的回应。所以,我们不应对现代文化全盘受落,而需要作出筛选,将不利的从中挑出,而可以帮助我们的便是「哲学」。哲学是人寻找人生的意义的学问,陈特正是教授哲学的学者。所以,当他的学生向他提问:「你觉得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人生基本问题吗?」他说:「我觉得哲学有助处理这些问题。哲学并非学究性的,而要和生命有关。所谓爱智慧,首要是解决生命的问题。读哲学应该要有体验,然后让体验跟学问一起进步,只着重学问的哲学是没有用的。」他指出哲学不是学术性或理论性的,而是可以真正应用在日常生活,这恰好可以对现代文化作出回应!
	记得上文谈及「大自然」时,提及人与其他动植物虽然都同属于大自然。但人之所以不同,在于人间有爱。墨瑞说:「你所曾激起的爱意,都留存于世,所有的记忆都还在。并没有死,你仍活在那些你曾经打动的人和曾经互相扶持的人们心中。」原来「爱」是人间至宝。陈特亦不例外,他说:「这次大病,使我收获最丰富的是体验到人间真挚的爱。」他列出对他付出帮忙的人。他又说:「许多西方哲学家都说死亡是最个人的,也因此是最寂寞、最孤独的道路,但我却总感到人间浓郁的情怀在陪伴着我,在我死亡的道路上,给了我许多勇气与鼓励。」
	读者看到这里或者以为我思路出了问题,主题是「死」,但谈的是:人与大自然、现代文化、哲学和爱,似乎有迷了路的感觉,其实一切都与死亡有关。墨瑞有一句很精彩的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没有人把这当真。」所以,没有人真心真意去认识「死」,我们对死亡都是在欺骗自己。事实上,人的死期并不远,我们要作好准备,让我们能清晰地接受那时刻的来临!
	人,在活着时,活得有意义和爱,到死时就会无憾。最后:上述两位学者虽然提供了很多好的讯息,但远不如《圣经》。如有兴趣,不妨打开《圣经》,看看有什么可以提供帮助!
二○二三年四月十五日
Read 659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