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2 April 2016 00:00

达成母亲的心愿 李浩贤弟兄感恩见证分享

 

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神叫孤独的有家,使被囚的出来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干燥之地。 (诗篇六十八:五--六)

母亲在芳华三十之年就因患了血癌离世了。当她得知将不久于人世时,便立刻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接受主耶稣基督作为她个人的救主,立志成为一个基督徒。她在教会内受了洗,归入基督。离世前母亲留下一盒录音带给我,述说她的心愿:希望儿子做个虔诚的基督徒。

感谢神,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和亲人养育之恩。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便任职建筑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与太太一起养育两个女儿,生活很安定。虽然如此,仍渴望能像其他人那样,得到母亲的疼爱和关怀。我要逐步完成母亲的遗愿。

母亲离世时,我只有两岁多。陪着我长大的,只有父亲为母亲代笔写给我的一封信。三岁时,我便被交给外婆与阿姨抚养。因为父亲难以接受丧偶的打击和伤痛,而上吊自杀。我成了一个真正无父无母的孤儿。

十九岁那年,我从录音机中第一次听到母亲慈爱的声音。那录音带是母亲在临终前嘱咐阿姨,要待我长大成人后才可给我的。母亲留给我的的遗言是:「浩贤,这是妈妈最后一次和你说话了。我想你已忘记了妈妈的声音,因为那时你的年纪还小。在你两岁多的时候,妈妈便不能陪在你身边亲力亲为照顾你了。你要生性做人啊!因为妈妈没有福分也没有能力,做一个好母亲,负起养育你的责任。但是婆婆、阿姨和其他亲戚都会很疼爱和照顾你的。虽然我所能给你的这份爱,是很微少和有些缺憾,但我相信你一样会很幸福的。我对你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你能做个虔诚的基督徒。因为只要相信耶稣基督,祂会爱护你和保守你…。」

我是在搭火车途中收到录音带,听到母亲的声音。第一次感觉到与母亲是如此亲近,好像发掘了一件从来想都没有想过也不可能获得的宝贝一样。我的心情很激动,忍不住泪如雨下哭了起来。阿姨还交给我一些母亲的旧照片,照片中的妈妈很漂亮,也很出众。我常常打开相簿,观看母亲的遗照。 

关于母亲的往事,大多数都是从阿姨口中得知。她告诉我,母亲在求学时期学业成绩很好,还得过全港书法第三名。祖父母都赞她是个好媳妇。当医生告诉母亲患了末期血癌,而且只余下三个月的寿命后,她不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此期间信了耶稣基督。她在浸礼上站起来向众人说:「耶稣很爱我!」虽然母亲肉体败坏了,但心灵却是美丽的。因为「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篇七十三:二十六) 我认为在天父怀里,母亲是完美无缺的。

虽然外婆和阿姨从小都照顾、关心我,但她们不会向我倾吐心事。她们有时会带我去玩,暑假也会让我参加兴趣班。使我最难受的是,当我顽皮不听话的时候,她们便会对我说:「你走吧!我们没有责任要养育你。」这虽然是她们无心之言、负气说话,却使我的弱小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这些话让我觉得很反感,没有安全感。所以,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便跑到外面游荡、或是玩游戏机。在街上逛来逛去,直到吃晚饭才回家。

我还记得,在那个时候,教会的弟兄姊妹为我祈祷都会流下泪来,觉得我很可怜。但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坚强,一点也不可怜。直至最近,发了几个梦,梦境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母亲回来了!在梦中,妈妈拖带着我,照顾我…。这些情景并不存在我的记忆里,反而存在于我的相簿之中。原来,我这个已长大了的大孩子,仍然一样渴望得到妈妈的拥抱、关怀、疼我、爱我…。这时我才发觉,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感受还未被启动!如今被身边的亲人提醒,内心深处才开始被触摸到,认识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别人缺少了某些东西。为了填补这个缺憾,我就要把自己锻炼得很坚强的样子,遇到问题要自己处理,自己解决;无论是在学业、运动、美术等各方面,样样都要「精」,要高人一等。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期考没有得到第一名。便决心要在下一学年,升读六年级时要取得第一名,学业成绩一定要胜过别的同学。在我成长的路上,我就是仗恃着种种的「成功」,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虽然目标达到了,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感到空虚、寂寞。

感谢神,从小阿姨便带我去教会,使我可以完成母亲的遗愿:「希望儿子做个虔诚的基督徒」。我以前对别人很冷澹,不懂得关心别人。别人关心我、对我好,我也不懂得怎样回应。总觉得自己需要有些空间,顾不得别人的感受。直至与教会内的弟兄姊妹熟络后,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后来升上大学,参加了基督徒学生团契聚会,认识了团契内的基督徒,得到他们的关怀和认同,才使我真正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爱」和「互动」。在我忙于学习的时候,他们会帮我清理、收拾房间;在我生病的时候,他们会为我煮食,还照顾我的日常生活…等等。他们也使我知道,要学习怎样去「爱」和怎样去「付出」。于是,我决志信主耶稣基督了。

浸礼的时候,我站在讲台上,对观礼的人说:「其实,浸礼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我知道,当年病危的母亲,在受浸的那一刻,勇敢地向众人见证了上帝在她身上的恩典。我希望也能够像我的母亲一样,要让世人知道耶稣的慈爱和神赐我的恩典。虽然我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但我不孤单,因为神同样赐给我丰盛的生命和美好的生活。我要延续母亲的心愿,见证神的爱和母亲的经历,因为那是我生命的根源。感谢主,在神的家里,我经历了神的恩典和主内弟兄姊妹们的关怀和爱护。」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个要与母亲的经历「结伴」同游的理想,要将福音和感恩见证分享出去,甚至希望能达到全世界,好让更多的人得救蒙福。这个理想缘自中学六年级时参加的一个福音营。当时,我请同学给我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分享我与母亲的故事。这是我平生最害怕、最紧张的时刻。当我站在讲台上时,双腿发软,几乎不能站稳。我立刻祷告,求神使我刚强壮胆。感谢神,圣灵便利用我的口舌与众人分享见证。当牧师「呼召」的时候,在场一百多人,差不多有二十人泪流满面,还有三十多人举手,愿意决志相信耶稣。后来更有些人走过来拥抱我,跟我握手和鼓励我。有一个人还说我很坚强,而他自己就很幸福…等等。感谢神,祂使我明白了以前觉得很尴尬、很遗憾的事情,却原来可以成为别人的祝福。这真是神的恩典!

从此,我决定继续分享我的故事来见证神的恩典。因为我要达成母亲的心愿: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母亲只可以面对群众说一句:「耶稣很爱我!」,而今,我可以用我的经历来广传福音。我不但要完成而且还要延续母亲的宏愿:使更多人知道上帝的爱、恩慈和信实。

         我也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敬爱的母亲,虽然妳不能亲手养大我,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和领我归主。但你不须感到遗憾。因为神已完全的保守着我,领导我走上祂的义路。当风浪来的时候,你使我知道,只要依靠神便能扛得起一切的困难。我要与妳一起分享主耶稣基督的福音,把我们的感恩见证传遍世界,使更多的人得救蒙福,享受主所赐丰盛的生命和美好的生活…。」

        在香港「非典型肺炎」疫情严重的时期,我曾经对那些因「非典型肺炎」而丧失父母成为孤儿的一群说:「不要气馁,在绝路中也有出路。」因为我们要知道:「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神叫孤独的有家,使被囚的出来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干燥之地。」(诗篇六十八:五│六) 也要知道:「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六:八) 我们只要衷心信靠、仰望神,祂必会与我们同在、同行和同工。

 

二○一六年四月廿三日

 

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神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幹燥之地。 (詩篇六十八:五--六)

母親在芳華三十之年就因患了血癌離世了。當她得知將不久於人世時,便立刻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接受主耶穌基督作為她個人的救主,立誌成為一個基督徒。她在教會內受了洗,歸入基督。離世前母親留下一盒錄音帶給我,述說她的心願:希望兒子做個虔誠的基督徒。

感謝神,我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和親人養育之恩。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畢業後,便任職建築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與太太一起養育兩個女兒,生活很安定。雖然如此,仍渴望能像其他人那樣,得到母親的疼愛和關懷。我要逐步完成母親的遺願。

母親離世時,我只有兩歲多。陪著我長大的,只有父親為母親代筆寫給我的一封信。三歲時,我便被交給外婆與阿姨撫養。因為父親難以接受喪偶的打擊和傷痛,而上吊自殺。我成了一個真正無父無母的孤兒。

十九歲那年,我從錄音機中第一次聽到母親慈愛的聲音。那錄音帶是母親在臨終前囑咐阿姨,要待我長大成人後才可給我的。母親留給我的的遺言是:「浩賢,這是媽媽最後一次和你說話了。我想你已忘記了媽媽的聲音,因為那時你的年紀還小。在你兩歲多的時候,媽媽便不能陪在你身邊親力親為照顧你了。你要生性做人啊!因為媽媽沒有福分也沒有能力,做一個好母親,負起養育你的責任。但是婆婆、阿姨和其他親戚都會很疼愛和照顧你的。雖然我所能給你的這份愛,是很微少和有些缺憾,但我相信你一樣會很幸福的。我對你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你能做個虔誠的基督徒。因為只要相信耶穌基督,祂會愛護你和保守你…。」

我是在搭火車途中收到錄音帶,聽到母親的聲音。第一次感覺到與母親是如此親近,好像發掘了一件從來想都沒有想過也不可能獲得的寶貝一樣。我的心情很激動,忍不住淚如雨下哭了起來。阿姨還交給我一些母親的舊照片,照片中的媽媽很漂亮,也很出眾。我常常打開相簿,觀看母親的遺照。 

關於母親的往事,大多數都是從阿姨口中得知。她告訴我,母親在求學時期學業成績很好,還得過全港書法第三名。祖父母都贊她是個好媳婦。當醫生告訴母親患了末期血癌,而且只余下三個月的壽命後,她不但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在此期間信了耶穌基督。她在浸禮上站起來向眾人說:「耶穌很愛我!」雖然母親肉體敗壞了,但心靈卻是美麗的。因為「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篇七十三:二十六) 我認為在天父懷裏,母親是完美無缺的。

雖然外婆和阿姨從小都照顧、關心我,但她們不會向我傾吐心事。她們有時會帶我去玩,暑假也會讓我參加興趣班。使我最難受的是,當我頑皮不聽話的時候,她們便會對我說:「你走吧!我們沒有責任要養育你。」這雖然是她們無心之言、負氣說話,卻使我的弱小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這些話讓我覺得很反感,沒有安全感。所以,每天放學回家,放下書包便跑到外面遊蕩、或是玩遊戲機。在街上逛來逛去,直到吃晚飯才回家。

我還記得,在那個時候,教會的弟兄姊妹為我祈禱都會流下淚來,覺得我很可憐。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堅強,一點也不可憐。直至最近,發了幾個夢,夢境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母親回來了!在夢中,媽媽拖帶著我,照顧我…。這些情景並不存在我的記憶裏,反而存在於我的相簿之中。原來,我這個已長大了的大孩子,仍然一樣渴望得到媽媽的擁抱、關懷、疼我、愛我…。這時我才發覺,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感受還未被啟動!如今被身邊的親人提醒,內心深處才開始被觸摸到,認識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一直覺得自己比別人缺少了某些東西。為了填補這個缺憾,我就要把自己鍛煉得很堅強的樣子,遇到問題要自己處理,自己解決;無論是在學業、運動、美術等各方面,樣樣都要「精」,要高人一等。記得小學五年級時,期考沒有得到第一名。便決心要在下一學年,升讀六年級時要取得第一名,學業成績一定要勝過別的同學。在我成長的路上,我就是仗恃著種種的「成功」,來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雖然目標達到了,但內心深處卻依然感到空虛、寂寞。

感謝神,從小阿姨便帶我去教會,使我可以完成母親的遺願:「希望兒子做個虔誠的基督徒」。我以前對別人很冷淡,不懂得關心別人。別人關心我、對我好,我也不懂得怎樣回應。總覺得自己需要有些空間,顧不得別人的感受。直至與教會內的弟兄姊妹熟絡後,才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後來升上大學,參加了基督徒學生團契聚會,認識了團契內的基督徒,得到他們的關懷和認同,才使我真正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愛」和「互動」。在我忙於學習的時候,他們會幫我清理、收拾房間;在我生病的時候,他們會為我煮食,還照顧我的日常生活…等等。他們也使我知道,要學習怎樣去「愛」和怎樣去「付出」。於是,我決誌信主耶穌基督了。

浸禮的時候,我站在講臺上,對觀禮的人說:「其實,浸禮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意義:因為我知道,當年病危的母親,在受浸的那一刻,勇敢地向眾人見證了上帝在她身上的恩典。我希望也能夠像我的母親一樣,要讓世人知道耶穌的慈愛和神賜我的恩典。雖然我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但我不孤單,因為神同樣賜給我豐盛的生命和美好的生活。我要延續母親的心願,見證神的愛和母親的經歷,因為那是我生命的根源。感謝主,在神的家裏,我經歷了神的恩典和主內弟兄姊妹們的關懷和愛護。」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有個要與母親的經歷「結伴」同遊的理想,要將福音和感恩見證分享出去,甚至希望能達到全世界,好讓更多的人得救蒙福。這個理想緣自中學六年級時參加的一個福音營。當時,我請同學給我十五分鐘的時間,來分享我與母親的故事。這是我平生最害怕、最緊張的時刻。當我站在講臺上時,雙腿發軟,幾乎不能站穩。我立刻禱告,求神使我剛強壯膽。感謝神,聖靈便利用我的口舌與眾人分享見證。當牧師「呼召」的時候,在場一百多人,差不多有二十人淚流滿面,還有三十多人舉手,願意決誌相信耶穌。後來更有些人走過來擁抱我,跟我握手和鼓勵我。有一個人還說我很堅強,而他自己就很幸福…等等。感謝神,祂使我明白了以前覺得很尷尬、很遺憾的事情,卻原來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這真是神的恩典!

從此,我決定繼續分享我的故事來見證神的恩典。因為我要達成母親的心願: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母親只可以面對群眾說一句:「耶穌很愛我!」,而今,我可以用我的經歷來廣傳福音。我不但要完成而且還要延續母親的宏願:使更多人知道上帝的愛、恩慈和信實。

         我也給母親寫了一封信:「敬愛的母親,雖然妳不能親手養大我,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和領我歸主。但你不須感到遺憾。因為神已完全的保守著我,領導我走上祂的義路。當風浪來的時候,你使我知道,只要依靠神便能扛得起一切的困難。我要與妳一起分享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把我們的感恩見證傳遍世界,使更多的人得救蒙福,享受主所賜豐盛的生命和美好的生活…。」

        在香港「非典型肺炎」疫情嚴重的時期,我曾經對那些因「非典型肺炎」而喪失父母成為孤兒的一群說:「不要氣餒,在絕路中也有出路。」因為我們要知道:「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神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幹燥之地。」(詩篇六十八:五│六) 也要知道:「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麽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八) 我們只要衷心信靠、仰望神,祂必會與我們同在、同行和同工。

二○一六年四月廿三日

 

 

Read 3588 times